如今很多的4S店销售顾问都在抱怨客户越来越难谈,那么我们针对客户具体遇到的疑惑拿出几个点,给销售顾问提供一些应对思路,希望今后在销售过程中对销售顾问有所帮助。
* 客户来展厅没有了解车辆就要最低价格
* 价格谈完了,我再考虑考虑
* 车展是不是更便宜?
* 告诉销售顾问谁谁比你们便宜!
* 外地或网上我打听了,比你家便宜
* 朋友买车的价格便宜
看看我们如何应对???
客户来到店内没多久,不怎么看车也不试驾,就问车辆最低多少钱?
客户购买状态分析:
1、现在问最低优惠多少钱,已经是一般消费者都常态,买不买都要问一问。
2、车辆已经有目标,在对比车型或者已经选定,所以要问价格,来对比确认购买目标。
销售顾问的心理状态:
这个时候不报价是不是客户会不满意?不报低价客户是不是会走呢?
应对思路与方法:
当没有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时,例如:没有了解到车型是否确定,客户购买时间,是否了解行情,付款方式(全款/贷款),是否购买其他中间业务(美容,保险等),这个时候是不能不报价的,但要表示对客户最基础的尊重。
报一个行情价而不是底价:王先生您好,看来您挺关注我们这款车,车辆价格每个时期都不一样,现在给您报价的价格并不是最终的成交价,那得看您什么时候买?现在价格可以优惠……优惠后……,具体的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谈,不知您这边车型确认好了吗?打算什么时候用车呢?
客户的回答往往是:
1、我先看看,还没有确认,再考虑考虑!
针对这种回答,我们就可以顺势做进一步的需求分析及车辆介绍等环节,再逐步提高成交机会。
2、如果客户了解行情,可能会说这个价格不实惠,销售顾问不够诚意。
针对这种回答,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客户了解一些行情,切记不能盲目认为客户知道价格,一定能买,这种情况还要进一步需求分析:问问客户是否看过车,客户价格哪里得到的?还问过谁等。
虽然客户对车辆价格有所了解,但并不代表客户就了解我们的产品,确认买我们的车辆,不能盲目去进行价格商谈,了解客户是不是还在对比车型,所以我们就要建立客户对产品的信心,通过车辆介绍,试乘试驾等环节提高成交机会。
价格谈完了,我再考虑考虑!!
客户购买状态分析:
1、没有计划今天订车;
2、谈判过程中有些问题没有解决(例如:价格,车源,贷款等购车问题);
3、忽悠销售人员询底价;
尽量避免出现上述问题,销售顾问常常忽视一些重要问题而盲目的谈价,就会出现价格谈完了但客户再考虑考虑的情况。
价格谈判前提条件:
1、确认车型及购车时间(这里我们需要与客户沟通);
2、是否考虑其他品牌(这里也是许多销售顾问常常忽略的问题);
3、所买车辆颜色内饰配置是否有现货(这个要看客户需要及公司销售政策结合,公司往往需要卖现货回笼资金,所以根据实际情况,推荐现货,远期的订单价格和定金也是和现货有区别的);
4、客户购车的付款方式(这里主要是指是否贷款,这里一般经销商全款贷款买车的销售政策是不一样的;另外需要初步了解客户购车资质,必要时可以找金融专员配合,确认客户贷款资质,避免因贷款问题产品麻烦甚至退单);
5、今天能否交订金(如果不能交定金就择日再谈,因为价格随时都在变化,今天谈完了,不买,哪天想要这个价格还真不一定可以按这个价格买到);
6、在谈判过程中,要时刻引导客户下订金;
通过与客户交谈中确认上述问题,可以在还没有深入谈判前就能掌握客户今天是否能订车。
当然即使这样也有几率出现客户要在考虑考虑的情况,通常销售人员要平稳心态积极询问原因。如:今天的谈的很愉快,您对车辆及价格都很满意,不知道还要考虑哪方面呢?
现场可以解决的问题就解决掉,即使客户没有订车离开,态度依然良好,离店后及时回访,解决问题,再次邀约来店。
车展是不是更便宜?
客户购买状态分析:
现在的消费者有的认为在团购,展会等活动会得到比平时更好的价格,而也有许多理性的客户,不太信活动价格,怕被忽悠,即使赶上活动也要再考虑考虑,所以销售人员要跟据实际情况来推荐客户是在车展买车,还是推荐提前买车。
建议销售人员在车展前消化掉老客户,在车展集中杀单,如果遇上销售中不利因素,例如竞品车型价格便宜,客户想考虑,这时为了拖延客户购车,可以推荐客户车展再看看价格,万一优惠大就可以考虑我们的车辆。
应对思路及方法:
1、了解客户现在还有没有竞品车型,有竞品先做竞品对比,使客户确定购买车型;
2、了解客户付款方式,是否近期购车;
每个月贷款政策不同,车展买车车源紧张,没有车,贷款跨季度等问题都要考虑进去,可以建议客户提前订车,锁定现货,也不耽误贷款;
3、车型确定,近期购车;
这里需要销售顾问给客户建议:
告诉客户“车展月”价格都一样,现在买车和车展活动一样,而且早买早享受车展现场买车麻烦,人多杂乱,谈价都不会谈的很细,后期提车事宜容易出现问题。现在购车有现货有价格,到车展时候不一定有车,没有车所以价格不一定好。
在现有的接待流程中,各个品牌所使用的都大致相同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价格谈判是客户关注重点,而销售人员的关注重点应该在需求分析,这是良好的谈判环境的前提条件,需求分析是否透彻也是成交与否重要因素。由于篇幅的关系,本篇介绍前三个疑难问题应对方法,下篇接着讲。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