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和一个老哥闲聊,他对我们围绕“汽车线下大数据”,做的折腾与测试表示很看好,并严肃地提出一个命题:能否做出一款“叫好又叫座”的产品?
通俗翻译为:就是客户愿意立即付费使用的“新产品+好产品”
一个成功的To B产品或服务,大都符合以下定律
❶ 刚需,且属于“紧急+重要”
❷ 创新性解决问题
❸ 易用、好用,性价比高
❹ 可真正用于实际的经营管理
我们站在第三方角度认真分析了下,发现自己的产品力并不弱,涉及的领域也属于汽车行业首创,为什么部分客户仍不愿意“立即付费”来使用呢?
原因很简单,
我们虽然满足4点定律,
但大多数客户朋友们还是“体验不足”!
我们的“汽车行业集客能力风云榜”产品,核心就是解决“体验不足”的问题。
并且,我们要让主机厂、4S店和行业圈的朋友们都能参与进来。
今天,我们尝试用QA的形式来解读“榜单”的真正价值,并对可查询出来的“4S店排名+评分”,做一个基础的说明。
v 问题1:什么叫“集客”?
答:“集客”是一个营销术语,俗称“拉客”,从哪里拉的客、拉了多少客、质量高不高。集客在汽车行业营销又简单称为:销售线索(sales leads),后续分析一般看线索的到店率和到店成本。
v 问题2:什么又是“集客能力”?你们是如何定义的
答:“集客能力”的评价评分,我们定义由6个关键要素构成:
▲ 时间+地点:如客户在1个月内,是否真正到访指定经纬度(4S店地址);
▲ 实际到店人次:同1人多次到店算多次;
▲ 实际到店人数:同1人多次到店算1人;
▲ 平均到店频次:1个月内到店客群的平均到访频次;
▲ 平均平均到店时长:1个月内到店客群的平均驻留时间;
▲ 客群身份:分购车客群和维修保养客群;
v 问题3:“集客能力”你们是如何量化和评价的?
答:为让大家好理解,我们参考了“百度指数”,用集客能力评分(指数)做量化,就是每个店、每个品牌都有一个具体的数值。这个数值(评分)代表了您所在品牌/4S店,在月度或指定时间段内,综合的“到店量+到店质量”。
简单理解,数值越高代表集客能力越强。
参考:百度指数的搜索
v 问题4:我很清楚自己店(品牌)的集客能力,你们这个数值意义在哪里?
答:知己知彼、百战不殆。
你肯定不知道同城兄弟店、同品牌优秀店、不同品牌竞品店的集客能力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抱歉。
参考:百度指数的关键词对比分析
同时,我们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提供数据,可以定制补充品牌(4S店)自身的数据能力。
v 问题5:能说具体点吗,怎么真正用于品牌(4S店)的实际经营管理?
答:集客能力表现的好与坏,关系到实际销量的达成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漏斗模型”。由于汽车行业产品同质化太高,核心指标“成交转化率”一般在10%左右,反过来谁的综合“到店量和到店质量”高,谁就可能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下获得PK优势。
以4S店举例,我们总结“汽车行业集客能力风云榜”产品的核心用途是:
➀ 清楚地位:查查你的江湖地位,你在同城、品牌序列里排第几?
➁ 确定目标:赶超谁?同城、同品牌序列里确定真对手
➂ 找准差距:对标它,看看差几名、差多少分
➃ 数据运营:定制咨询建议,洞察潜客图谱,结合营销从多个维度提升集客能力
v 问题6:收费还是免费,榜单具体怎么查询?
答:我们这个“汽车行业集客能力风云榜”产品目前全部免费查询,并且不限查询数量。
查询的方式很简单,搜索、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:数位云端联合实验室,在公众号的底部导航栏有免费查询入口,无需注册认证。
v 问题7: 我查不到我的4S店是什么原因?
答:我们收录、监测了40个汽车品牌,26530家4S店的集客能力数据。部分品牌或4S店,由于新开业店、店址变化频繁等原因未及时收录,你可以在查询结果页的“申请收录”提交联系方式,我们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联系你,确认收录事项。
v 问题8:你们的到店数据准确吗?能刷榜吗?
答:我们已经覆盖了中国约80%以上的移动互联网用户,采取了非常严苛的模型、筛选标准,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。到店量数据的准确性,我们做过部分城市4S店的核实,实际平均误差在10%以下,和大部分厂家的DMS数据误差率接近,总体可以接受。
关于数据和榜单,我们能郑重承诺的是:
1、 确保数据合法合规,不侵犯个人隐私;
2、 不为任何商业利益去篡改数据或榜单;
3、 谦虚严谨,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;
9月26日我们的“4S店集客能力排行榜”1.0版本已经正式上线了!
一个成功的To B产品或服务,
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定律:
谢谢你的参与、体验和反馈!
未完待续!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,请随意打赏。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